木炭之家 介紹

在寶山鄉峰城路和新湖路交叉口附近,有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,長年冒著炊煙,吸引著許多人的好奇心。當你經過這裡,你會發現一群人在樹下乘涼,總是熱情地邀請你品嚐他們自家種的橘子,並分享製作最好品質的木炭古法技藝。 這裡就是「木炭的家」,由李家父子於八年前重新操起爺爺叔伯的手藝,為了不讓這門老產業斷炊。他們耗費時間淬煉品質,以古人的方法製作出品質最優良的木炭。 李永興從台北回來家鄉,他有著莊稼人健壯的體格。他從小就看著爺爺和叔伯們燒製木炭,他們經歷著農忙之餘的日子,四季守著炭窯。這段經歷就是他們生活的真實縮影。後來由於生活品質逐漸提高,木炭的使用量減少,再加上進口低價木炭的競爭,炭窯最終走上歇業的命運。 幸好,寶山鄉的李前鄉長想要復興這項技藝,李永興也不甘心老一輩的手藝斷炊。於是,在父親李盛華的技術指導和鄉公所的經費支持下,他裝飾炭窯,並將山上的相思樹排進窯室中,再用樟木當作柴薪重新開始製作木炭。這個決定就是給「木炭的家」的招牌注入新的生命。 「不甘心」這三個字很容易講,但實際上支撐經營卻非常困難。李永興說,還好孩子們現在都長大了,經濟壓力比較小,否則燒木炭、賣木炭,根本無法獲利。整個過程從山上伐木開始,再加上整理柴薪、把木柴堆進窯內,光是前置作業就得花上十天左右。燒製木炭也要20至25天,而封窯後要等待15至20天才能完全冷卻,若時間計算不準,提早開窯後未完全冷卻的木炭就會遇到空氣,立刻燃燒成灰,這些種種步驟加總下最快也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。然而,這段經驗難得,每次開窯都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幫忙搬動木炭,「當黑人」。 當黑人的時間通常在凌晨兩、三點,因為即便在冬天,開啟炭窯還是十分溫熱。這項工作非常辛苦,因為木炭外表漆黑乾燥,一不小心就會弄髒衣服和手,而且大家都變成黑人。當他們把粗壯如男人大腿的木炭一根根搬到外面,你會看到炭製作的變化慢,但卻碳化得非常完全,這裡的木炭完全無煙且耐燒,買家都非常認同。 對於對木炭製作有興趣的人們來說,你可以隨時去拜訪,了解他們的經驗,聽聽他們的故事,也可以詢問開窯的時間。李盛華老先生種植的柑橘類作物可都是得獎的。開窯也代表著收成的時刻到來,不管是來當黑人還是來採柑橘,你在這裡都可以獲得不同凡響的收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