艋舺龍山寺 介紹

艋舺,今名萬華,是臺北市的發源地之一。它的最古老市街位於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,即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。在清康熙四十八年(西元1709年),陳賴章墾號請墾大佳臘時,福建泉州的晉江、南安、惠安三邑人渡海來到這裡,漸漸成為一個聚落。當時,平埔族人用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蕃薯等農產品與漢人進行交易,形成蕃薯市。而獨木舟在平埔族語言中發音為Banka,漢人就音譯為「艋舺」。 早年臺灣北部是一個煙霧繚繞、常常有瘴氣的危險地帶,俗諺說「三在六亡一回頭」。當漢人前來墾殖時為求神佑,多帶著家鄉的廟宇香火以為庇護。後來,漢人聚落逐漸增加,於是三邑人士於清乾隆三年(西元1738年)合資興建龍山寺,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的分靈來臺。龍山寺不僅是居民信仰的中心,議事、訴訟等事也都需要神靈公斷。 光緒十年(西元1884年)中法戰爭時,法軍侵占基隆獅球嶺,當地居民組織了義軍,以龍山寺的印章協助擊退法軍,並獲得光緒皇帝賜「慈暉遠蔭」的匾額。 龍山寺最初建造時就很壯麗,雕塑也很精緻。在嘉慶二十年(西元1815年)的大地震後,同治六年(西元1867年)的暴風雨也侵襲龍山寺,因此進行了重修。在民國八年,樑柱遭到白蟻蝕蝕,住持福智大師率先捐出七千多元的積蓄,集資修復,建造了今天龍山寺的規模。 龍山寺面向北方,建築呈回字形,是中國傳統三進四合院式的宮殿建築。它由前殿、正殿、後殿和左右護龍組成。前殿有11個開間,分為三川殿、龍門廳、虎門廳。三川殿前有一對台灣全境僅有的銅鑄蟠龍柱,正面的牆壁是由花崗石與青斗石混合而成,牆上的故事都源自於《三國演義》和《封神榜》,富含教育意義。 正殿的屋頂採用歇山重簷式,周圍有42根柱子構成了四面走馬廊。殿外的牆壁上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所雕刻的字體。殿內的螺旋藻井由斗栱相嵌築構而成,不用任何釘子、鐵鉤等材料。 後殿的屋頂採用歇山重簷式,是儒、道教諸神佛供奉處。左右護龍各有鐘樓與鼓樓,每天都會奏鐘擊鼓。它們的屋頂是扁六角形,造形十分獨特。整個寺廟的屋頂都有龍鳳、麒麟等祥瑞物像構成,上面裝飾著剪黏和交趾陶,顏色繽紛,是臺灣剪黏藝術的精華所在。 民國七十四年,政府公告艋舺龍山寺為國家保護的二級古蹟。它和國立故宮博物院、中正紀念堂一起並列為國際觀光客來臺旅遊的三大名勝。艋舺龍山寺在板橋文化路還有一座文化廣場大樓,民國九十四年建成啟用后,舉辦了許多課程和講座,以弘揚佛法、提倡社教的文化價值為己任。 艋舺龍山寺每年都有定期舉辦的節慶祭典和民俗活動,如農曆正月的花燈展覽、四月的浴佛節、七月的盂蘭盆勝會等。來到艋舺龍山寺的民眾,不僅可以欣賞臺灣寺廟建築藝術之美,還可以感受到傳統民俗文化的樂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