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庫順天宮 介紹

土庫媽祖蔭外庄: 土庫順天宮以媽祖為主祀,民間通稱為「塗褲媽」(土庫媽)。現今的建築格局和廟貌是在昭和年間重新建立,當時漳派胡賢與泉州溪底派王錦木等匠師齊聚一堂,以大木作、蔣九、蔣泉和、陳天乞等名匠的作品,共同打造出今天的土庫順天宮。 簡介: 土庫順天宮原本是一座「土廟」,在清道光十四年(1834)動工興建前殿,六年後(1840)興建後殿,咸豐二年(1852)地方仕紳重修前殿,建敬聖亭及左廂,光緒二年(1876)籌資興建右廂,經過百餘年的時間,廟宇年久失修,逐漸破損崩塌。當地仕紳顏丁全、林永振、陳榮士、林昭鼎、陳台煊、林進、陳清泉等人與日本官吏篠崎喜代吉(街長)在日治年代(1934)招募資金,修建出現今氣勢磅礡的廟宇建築。1940年,日本政府實行皇民化政策,當時順天宮重修董事篠崎喜代吉協調配合日本「古義真言宗台灣開教計畫案」,成功申請並成為第34所關係寺廟,正式成立「台南州虎尾郡土庫庄土庫支部」,並隨即邀請群馬縣新田郡吉祥寺的觀世音菩薩神像至正殿奉祀,而天上聖母等其他神祇則降置至後殿供奉。如此,順天宮才順利避免被日本政府摧毀,直至1945年天上聖母回歸正殿奉祀,而觀音菩薩則保留後殿供奉。 建築特徵: 土庫順天宮位於土庫市區,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寺廟建築,具有燕尾式屋脊和「龍鳳呈三星」的剪黏,極具氣勢。正殿具有三門和兩側的龍、虎門,共計五門的氣派是帝后神格所享有的榮譽。建築材質方面,無論脊、桁、拱、柱、樑、簷、棟,都選用槐杉作為材料,結合高超的建築技巧與精湛的雕刻技術所營造而成,是一座清領時期的建築。宮殿內部分為三川、中庭、正殿、後殿(觀世音菩薩殿)、三官大帝殿、文昌帝君殿,沿用著迴廊和八卦門相連的傳統設計。 圖片來源:薛穎琦/攝。(本圖片由攝影師授權使用,請勿轉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