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鐵舊山線-大安溪鐵橋 介紹

大安溪橋於明治36年(1903年)5月開始動工,歷時5年於明治41年(1908年)2月14日完工。這座橋是一座「下承式曲弦桁梁橋」,又稱作花梁橋,由10個孔洞組成,每個孔洞間距為62.41公尺,總橋長為637.39公尺。在1935年的大地震後,大安溪橋進行了改建,並在1963年換裝了鋼樑,以加強橋樑結構。即便經過這些改變,大安溪橋的外觀在建成之初時並沒有太大的變化。不過,橋樑在民國52年之後,承載列車的能力大幅提升,可以讓更多、更快、更重的列車通過。 1998年,為了提高行車效率,火車路線改走「新山線」。而這一段臺鐵西部縱貫鐵路上最具特色的路段因此成為歷史;后里站的北側仍存在著一段舊鐵道,但是南側的鐵道則已經消失。現在,另一座美麗的「大甲溪花梁鋼橋」,也已不再是鐵路,而是成為了「后豐鐵馬道」的一部分。大安溪橋是目前臺灣舊山線鐵橋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座花梁鋼橋之一,另外兩座分別是「大甲溪鐵橋」和「高屏溪舊鐵橋」。 如果您來到這裡,您可以看到大安溪橋壯麗的橋墩和鋼梁結構,感受一下這座建造於百年前的橋樑究竟有多麼偉大。此外,在日落時分,整個夕陽餘暉的印花著橋面和大安溪,讓這座橋更加美麗壯觀。如果你愛拍攝,這是一個錯過不可得的美麗風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