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龍峒保安宮 介紹

大龍峒保安宮是一座建於1742年、1805年重建的廟宇,主要供奉保生大帝,俗稱「大浪泵宮」或「大道公廟」,現已列為國定古蹟。此廟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舉行的「保生文化祭」是北台灣最盛大、最熱鬧的廟會活動之一,持續兩個月,結合著宗教祭祀、民俗技藝、古蹟導覽、藝文研習、美學競賽、家姓戲、遶境踩街、過火、健康關懷與學術研討會。保安宮也因此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重鎮。 大龍峒保安宮廟宇的裝飾藝術包含石獅、龍柱、花鳥、剪黏、泥塑、交趾陶、木雕、彩繪壁畫等,每一項都具有歷史及藝術價值。在興建時,廟方曾聘請郭塔及陳應彬兩位匠師各自創作木雕,形成了當時流行的對場作與良性競爭。因此欣賞保安宮的裝飾藝術時,可一邊欣賞左右兩邊不同匠師的作品。正殿迴廊上7幅壁畫是由國寶級彩繪大師潘麗水所繪,引起許多國內外遊客的高度關注與欣賞。 大龍峒保安宮不僅是地方宮廟,也集宗教、文化、教育、藝術於一身。而古蹟建築與修復更是廟方和當地居民一直持續努力的重心。為了保護文化資產,保安宮進行了多次整修增建,但建築年代已久,加上風吹、日曬、蟲噬等日久失修的問題,時而出現安全疑慮。因此,1995年保安宮進行了規模最大的修復工程,廟方自行籌資全部費用,並自行統籌、監造,成為全國第一個民間籌資主導修復古蹟的案例。經過修復工程,保安宮得以重現昔日豐采。此外,該修復工程於2003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「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」,並且於民國108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