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清河-工藝之家(添興窯) 介紹

從1940年開始種植的樟樹苗成長超過六十年後,組成了一條令人驚嘆的「綠色隧道」。而南投地區自嘉慶元年成為台灣陶藝的發源地。當地的「添興窯」具有五十餘年的歷史,一直秉持著陶藝的傳統,與「綠色隧道」毗鄰而建。 在農業社會時代,陶器製品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。當時,屋子的陶磚、瓦片、蓄水的水缸、醃製品的陶甕、以及飲食器皿等等,都是窯業全盛時期的產物。林清河的祖父當時創立了窯廠,而他的父親則大力拓展了窯廠的生產規模。添興窯所生產的陶器皿以及琉璃瓦品質優良,在市場上擁有重要地位,價格比其他窯所生產的產品高出兩成左右。因此,經常有半年以上的訂單。添興窯的第三代掌門人林清河回憶著當時的景況。 林清河畢業於政工幹校,是家中獨子。1979年,他退伍回家接手家族生意。然而,隨著台灣經濟的變遷,玻璃製品和塑膠製品大量被運用於日常生活中,琉璃瓦逐漸被水泥瓦和石棉瓦所取代,陶製瓦片漸漸式微。因此,1988年,林清河開始轉型生產陶藝品,並積極建立窯廠特色。 在開始接手添興窯時,林清河經常向師傅請教製陶相關問題。每次他問問題,師傅總是趾高氣揚地回答說:「你只是老闆,說了你也不會懂!」然而,林清河並未放棄,因為他在高中時讀過甲組科學,所以他研究陶藝的物理性和化學變化十分認真,著重打好基礎。 第一次製作陶藝時,林清河的家族長輩對此不以為意。然而,他並未被質疑打擊,反而在轉型後的第三年就成功入選全台美展第四十五屆,隔年又入選全國美展第十三屆。此後,陶藝雙年展、金陶獎等頒獎活動陸續邀請他參與並獲得多次獎項,並定期舉辦展覽。林清河靠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行動力,從一個小小的窯廠開始,成為一位具有匠心的陶藝家。 林清河表示,官窯講究精細的技巧,不容許個人情緒的介入,而民窯則相反,製作的作品會根據陶工的情緒而有所差別。他認為藝術品的價值並非固定的,而是取決於觀賞者所賦予的意義。因此,他的作品風格樸實簡約,且希望觀賞者可以觸摸和互動,因此多數作品除了觀賞外,還具有實用的功能。 在他的作品〈春〉中,使用還原燒的製作方法,呈現出瓶口下方的冰裂紋,象徵著融雪,表達「冬天已經過去了,春天的到來還遠嗎?」的概念。融雪滋養大地,而瓶下方的黑色線條則表示枯萎、埋藏在地下的生物逐漸復甦。此件作品在古樸中透著生氣,如同國畫般的情境。 另外,在林清河的作品〈月夜〉中,滿月與高低錯落的樹葉相互呼應,展現出王維詩作《竹里館》中的情境。瓶身由下而上呈現一個完整的圓型,整體成熟優雅。而在〈光源〉這件作品中,林清河以九個瓶口連結成一個圓的方式,傳達出循環不息的概念。而〈旭日東昇〉則使用中國古典圖騰,把圖案翻轉成孤寂之旭日和捲捲的浪花互相對應。這件作品是三連作之一,林清河希望觀賞者能在互動中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意義。 在〈夏之戀〉作品中,林清河以棕櫚樹表現出熱帶風情,粗獷的線條散發出古代彩陶文化的氣息。林清河的大多數作品都具有生活實用性,例如這件作品即可以當做擺飾,也可以當作花器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