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中州廳 介紹

目前臺中州廳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與活化再利用工程,暫不對外開放參觀。 臺中市政建設歷史根源於清朝末年劉銘傳主政時期,在此興建了全臺最大的臺灣府城池,原本預作為省會及掌控南北之軍事要塞。然而自從乙未割讓臺灣後,日軍於臺灣府城小北門西北隅的官署建築群設置「臺灣民政支部」,隨後因行政機構的變遷,也分別被稱為臺中市廳及臺中廳。在大正時期,臺中廳逐步從東側向西側拆除清代衙署,以發展新式官署, 而州廳則屬於日治時期「永久性廳舍」的營造工程,是當時三個一等廳新築廳舍之一,與臺灣總督府廳舍(今總統府)皆是日治時期官廳建築類型的大型作表作。州廳建築於1912年動工,1913年完成第一期,之後因行政區域擴大而擴建四次,直至1934年完成現行規模,由日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。 現在臺中州廳已是臺中市政府所在地,也是市定古蹟。整棟建築採用仿法國馬薩風格,正立面有明顯的「馬薩」式屋頂, L型平面二層樓建築,正面朝向東,中央有塔式建築,正立面左右兩側還有「角樓」連接。 一樓入口玄關設有多立克式柱,二樓采用愛奧尼克柱式,撤退的陽台增強了立面的陰影效果。州廳建築體現了其政治地位與都市重要性,並配合臺中市街計畫,將主入口設於轉角處,體現了日治時期官署建築的特色。臺中州廳是臺灣建築歷史中的重要代表之一,實具有高度保存意義及近代建築史研究價值,同時也具有地區歷史事件及轉折的象徵意義。